8月22日,凤阳县科技特派员、37266威尼斯官网汪建飞教授专家团队和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罗赵福一行前往凤阳县后曹南试验示范田,考察指导水稻“极限密植”技术示范与推广落实情况。该项技术被遴选为安徽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并公布实施。
凤阳县高度重视农业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联系“水稻极限”密植技术依托单位37266威尼斯官网资源与环境学院,邀请水稻“极限密植”技术团队开展合作,重点在凤阳县总铺镇布置500亩左右的水稻“极限密植”核心示范区,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基于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氮肥减量技术近5万亩。仅此一项,大约就可减少施用30万公斤化学氮肥(N),相当于650吨尿素,或是含N量25%的复混肥1200吨。
水稻“极限密植”技术是安徽盛农绿色水稻种植与加工技术研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专家们,在探索水稻氮肥减量和增密技术过程中,历经十余年,创新集成的一套“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核心要领是以秸秆和养殖粪污积造有机肥培肥土壤,以水稻高产所需有效穗数作为本田栽插密度,免施分蘖肥,通过氮肥运筹,控制水稻分蘖发生,利用主茎成穗构成水稻产量。该项技术自2015年起在安徽省、江苏省不同水稻种植区试验、示范与推广,氮肥减施效果明显,同时,水稻保持稳产和增产。
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水稻产能事关“粮仓”基石是否稳固。一方面,“粮仓”工程需要水稻稳产高产,常规的栽培方式不可避免地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另一方面,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要求尽可能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如何来破解水稻稳产增产与氮肥减量之间的矛盾?正如一把专用钥匙,水稻“极限密植”技术成为这个矛盾正确的打开方式。汪建飞教授表示,水稻“极限密植”种植技术作为安徽省主推技术,今年在全省推广超过100万亩,各地共有10多位科技特派员参与了技术宣传和推广工作。团队会继续深耕水稻“极限密植”技术,进而在生产上更大幅度地实现水稻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协同,为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特约通讯员:王华雪 摄影:鲁晓晓 审核:沈树周 编辑:于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