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展示
    “传承烙画技艺,火笔点亮江豚”扬州大学佑见江豚生态保护团队用“新”继承璀璨的中华文化
    2022年08月15日 18:00  点击:[]

          老手艺迎接新机遇,非遗融合江豚谱新篇。为推动非遗重新焕发魅力,助力当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开拓江豚保护新思路,扩大江豚宣传的影响力。2022年7月11日,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佑见江豚生态保护团队开展“学习烙画非遗,展示江豚之美”活动。团队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成员积极组织活动过程,邀请到扬州市烙画非遗传承人阙真金、谢志安进行现场教学。结缘烙画四十余年的非遗传承人阙真金手把手地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习非遗技艺,体验烙画之趣。

    7月11日,年近8旬的非遗传承人阙真金带着自己的徒弟谢志安走进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播放视频、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烙画教学,他们也为江豚保护团队的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一家欢乐”、“拓沟为河”、“黑沙梦魇”、“绝路寻生”等十幅《天使贝贝之梦》系列原创江豚绘画。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描摹拓印江豚图画作为底稿,用电烙笔在木板上烫出烙痕,细细勾勒江豚形象,通过不断转动木板使江豚线条更加流畅。同时,团队负责人号召志愿者们在烙画中加入个人元素,将烙画非遗与江豚形象深度融合。团队成团刘雪雅表示:“每一幅画都包含了很多江豚小细节,例如江豚产子图中,雄性江豚的眼是圆的,而雌性江豚的眼是半眯着的,它们不同的神态中富含的意蕴和情绪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我平时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我们以后也会在保护江豚的过程中求精求细,让江豚保护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此外,受烙画可以展现江豚立体形象的启发,志愿者们也通过用黏土在纸上设计江豚形象,将江烙画的雕刻形式改为浮雕的形式,沿用烙画勾、勒、点、擦、白描等手法,多角度展现江豚形象。从一块未经雕琢过得木板到生动形象的江豚,志愿者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体验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在感受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时坚定文化自信。面对热情学习烙画,努力创新的志愿者们,非遗传承人阙真金向众人吐露出他的心声:“我的徒弟谢志安在甘坐冷板凳的过程中绘画出栩栩如生的蜜蜂,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宣传保护中国的五大蜜蜂,很期待佑见江豚团队可以传递火炬,更好地保护江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志愿者们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办好每一个活动,护好每一只江豚。团队立足新的起点,肩负起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守护生灵的使命,将拥有“火针刺绣”古称的烙画与江豚形象结合,为江豚保护注入新的活力。接下来,江豚团队还计划将更多的非遗文化与江豚相结合,全面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新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