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展示
    新疆农业大学:走在天山南北的“追梦人”——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下)
    2021年05月21日 15:04 郭璇、王立文、李婷、赛静忆 点击:[]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2020年11月6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功组织召开“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产学融合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为展示联盟理事单位的农科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成果,现特别推出“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专栏,以增进交流,互鉴共享。

     

    28期推出:走在天山南北的“追梦人”——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走在天山南北的“追梦人”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疆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号召,在脱贫攻坚中贡献新农人的使命和担当。青年研究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凝心聚力、接力奉献。新农研究生作为学校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实际行动投身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是一次自我挑战的宝贵经历,也是一次重塑"三观"的精神洗礼。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

     

    2018年以来,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承接了多项国家及自治区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的第三方评估项目。参与师生近600余人次,深入南北疆37个县484个村,完成入户调查问卷23000余份,形成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报告7份,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报告43份,为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形成贫困县退出意见提供了客观、独立、公正的依据,管理学院也因此获得了2020年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南疆地区因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生产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口素质低等问题,仍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南疆开展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融科技服务社会、实践育人于一体,加强了品德修养、增长了知识见识、培养了奋斗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明确了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意识,很多学生毕业后主动选择回到家乡参与脱贫攻坚,展现了研究生的奉献精神。

     

    管理学院农村发展研究生刘洋说:“在这些宝贵的实践经历中,我看到了南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的淳朴善良,看到了基层干部无私奉献的卓越精神,看到了老党员心向人民的党性,看到了党的政策对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我十分珍惜这段经历,纵然星霜屡变,它将始终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熠熠生辉。”

     

     

         

    评估调查团合影与获得的荣誉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要完成自治区三个深度贫困县的第三方评估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评估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为确保第三方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管理学院团队先后组织了十余场线上线下培训,并邀请自治区扶贫办专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邀请兰州大学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团队围绕入户调查技巧、操作规范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进行培训,认真“锤炼”自身本领,以全面提升评估质量。

     

    但是“只说不练,花把式”、“纸上谈兵终觉浅”。“只有自己亲自模拟几遍,才能更好地消化培训中的东西。”评估调查小组长孟西哲这样说到。在他的带领下,评估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每次下课后都会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模拟演练,在去南疆调研的火车上,小组长们还组织组员就入户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讲解,每组随机抽两位同学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同学们对政策和工作流程都能铭记于心。经过线上线下的培训以及火车上的小组培训,管理学院所有参与评估的调查人员在最后的“岗前考核”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调研培训现场与火车上的培训


     

    认真细致始不惧,艰难困苦仍向前

     

    考核通过后,评估工作正式开始了。两年来,评估工作都是在最冷的寒冬开展。南疆冬季天气的恶劣程度完全超乎评估人员的想象,风吹在脸上是刺痛的,手指头被冻得快要失去知觉。每位评估员每天的任务在十户左右,时间紧、任务重,刚把手暖热,就又要匆忙地赶往下一家,白天在村里奔波,晚上回到酒店又要投入到数据核查的工作中,不仅要核对数据,还要完善调查问卷,将当天的评估内容——包括录音、视频、照片等上传到工作平台。由于传输量较大,系统加载缓慢,评估小组必须逐项认真核对,提高评估的准确率,否则,就会因为失误导致贫困户错退、漏评,影响评估结果。因此,评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完成每一项工作。

     


       

    调研小队与村干部的合影

     


    由于南疆气候干燥,再加上作息不规律,几天下来,很多同学的身体都出现了问题,有的是高原反应,有的患上感冒,特别是担任翻译工作的维吾尔族同学每天不停说话,导致嗓子发炎,严重的甚至引起了发烧。但让人感动的是,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没有一个同学要求请假休息,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同学们的认真负责、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关爱都像一把火,温暖着这个冬天。


     

    小小举动暖人心,政策宣讲助脱贫

     

    热心助力“小老师”。2019年评估期间,研究生夏合依达·阿斯哈尔和她的搭档来到了贫困户如克艳木·图尔荪家开展调查。如克艳木·图尔荪,离异,肢体三级残疾,家里三口人,母亲65岁了,还有一个未成家的弟弟。一年前,她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小商店,经调查员核查,她家人均年收入刚过5000元。可是如克艳木用不太流利的国语说:“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不愿意再顶着贫困户的帽子,我想要开一家网店,还要申请撤销低保。”说完这句话,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是我没学过电脑,不知道怎么做。”为了帮助这位姐姐,夏合依达现场给她推荐了几个APP,建议她先学习电脑基本操作,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回到学校后,她便帮如克艳木做了一份完整的网店营销方案,又通过视频给她讲解了关键的技术操作,后来如克艳木的网店顺利开展,她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调查员做调查评估

     

    政策宣讲“小能手”。同学们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偶尔会遇到由于对村委会有意见或对政策的不理解而不配合调查的农户,每到这时,同学们都会尽量用通俗化、地方化的语言,结合案例耐心地帮助他们了解扶贫政策,从而调整心态。研究生曾德鹏说:“我在入户过程中碰到有病不去看的农户,我们就给他讲解医疗扶贫政策,从看病到报销的全部程序,尽可能把相关政策讲解清楚,并反馈给带队老师联系乡镇卫生院落实情况”。

     

    调查员为贫困户答疑解惑

     

    科研助力脱贫战,感动成长在心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究生们在脱贫攻坚调研中,通过走进农村,走近农户,听老师讲、听村干部说、同村民唠,对扶贫领域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前都是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根本不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这次走进农村,我感悟很深。”研究生孟利说到。参与了几次脱贫攻坚调研后,孟利最终选定农村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并深入思考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其整理成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生们越发关注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除了选择扶贫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外,还围绕脱贫攻坚积极申报研究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还有同学将在调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故事编写成案例参加全国MPA案例大赛......在参与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实践经历中,评估团队的成员们看过最质朴的微笑,见过人间疾苦,也看到了大家为了摆脱贫困努力的样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亲历者,他们倍感骄傲与自豪。骄傲的是祖国的强大,自豪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与此同时,作为青年人,他们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在占祖国版图六分之一的大美新疆,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乡村实践育人,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用科技助力脱贫,用真心助力脱贫,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推动新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