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展示
    四川农业大学:把论文写在大凉山脱贫的大地上
    2020年12月09日 18:40 四川农业大学 点击:[]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2020年11月6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功组织召开“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产学融合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为展示联盟理事单位的农科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成果,现特别推出“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专栏,以增进交流,互鉴共享。

    第3期推出:四川农业大学——把论文写在大凉山脱贫的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大凉山脱贫的大地上

    提到布拖县,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火把节?乌洋芋?还是阿都文化?布拖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彝族阿都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更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火把节的圣地”的美称。但同时在新闻联播上,常常与“布拖”一起出现还有一个另外词语,叫做“脱贫”。由于布拖地处大凉山腹地,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带的核心地区,全县约20万人口,农业人口就占到了总人口的93%,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技术落后,也是典型的边远贫困农业县,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问题突出,脱贫任务艰巨,所以才会有“四川脱贫看凉山,凉山脱贫看布拖”这样一句话。

    布拖当地彝族同胞祖祖辈辈以马铃薯为主食,马铃薯种植面积高达21.16万亩,是县里重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但是,全县马铃薯生产技术落后,配套安全贮藏技术缺乏,严重制约着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8年,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导下,由四川省科协组织运筹,以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以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国农业大学为共建单位,建立了“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就是为了实现“科技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布拖县精准脱贫”这一质朴的愿望。

    中国农技协授牌“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

    小土豆 大梦想

    布拖的马铃薯种植业是维持彝族同胞生存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思想、技术落后等原因,现如今他们的种植方式仍然较为原始,特别是常年自留种薯进行生产,连年病毒感染造成种薯严重退化,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在严格控制病毒感染条件下生产的无病毒微型薯称为“原原种”。脱毒复壮的原原种经扩繁出“原种”、“生产种薯”,提供给种植户,才能使农民改变现状,获得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所在的布江蜀丰生态农业园区,已建好生产原原种的大型雾培设施,但管理人才和技术都远远不足。研究生入驻正好赶上了这个需求。

    小院院长徐驰同学,是四川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2018级农业硕士。她的毕业论文是根据调研发现布拖马铃薯种薯活力、幼苗期抗性问题,设计试验来完成的。入驻科技小院1年多来,她主要负责雾培原原种的生产管理工作。由于前期工作经验不足,在刚开始管理雾培大棚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温度把控不足、大棚人员进出管理不严格等等。她经常说:“管理大棚,大到整体设施的维护,小到每一株雾培苗的检查,都需要时间与耐心,但看着这些雾培苗日益拔高、变得粗壮,就像看着一个小宝宝长大成人一样!”看到苗子越长越高大家的内心都充满了欣慰与喜悦。

    春季栽培的雾培马铃薯植株到6、7月份便可开始采摘了,每隔一个星期收获一次,达到5克以上便可采摘。每到这个时候,徐驰同学忙得不亦乐乎,雾培大棚里面就会显得格外热闹,彝族同胞们两两分为一组,徐驰手把手教他们如何采摘。大家认真的收获着小小的土豆,她们也知道,这每一粒都相当于一个金疙瘩,可以种出更多更好的土豆。这份工作也可以让彝族同胞了解马铃薯生产上的一些基础知识,他们千百年来接受的观念是最难改变的,现在他们在园区里面工作,逐渐对脱毒种薯有了一个概念,在选择种薯时,也会优先考虑脱毒的种薯了,知道这样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马铃薯。

    于是经过科技小院研究生的调整加上合理安排种植时机,第一年,使园区雾培产量翻番,为企业直接增收近两百万元,第二年拓展新方法,试种5种新品种,同时,拓展马铃薯原原种基质繁育能力,争取扩大到1700万粒的年产能,那样三年内能覆盖整个布拖县的种薯需求,将预计增产5.1亿元。

    徐驰同学和一起工作彝族同胞都已经成了朋友,平时会一起唠些家常,一起分享零食,看着她们泛红的脸上质朴而害羞的笑容,她意识到生活的苦并不能改变他们,他们勤勤恳恳的生活,没有抱怨,用一颗赤诚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所以我们一直在科技小院努力想要为他们的脱贫之路尽一份力,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和他们的笑容一样甜的生活”。——徐驰经常这样想。

    雾培‘布拖乌洋芋’原原种

    生长良好的雾培马铃薯植株

    小土豆 大学问

    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平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下乡调研。是的,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走进基层群体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需要,日后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研究生在布拖县走村入户,发现由于马铃薯收获后贮藏方式简单粗放,每家农户都要吃发芽土豆达半年之久,大部分以煮食方式,家庭成员食用,同时喂猪。对土豆发芽有毒的概念,他们没有在意、部分农户全然不知。研究生朱嘉心调研后说:“我永远不能忘记小孩子们还在吃着发芽的土豆那个场景,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发育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啊!太让人心疼了!”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马铃薯研究与开发中心团队介绍他们本就是在做马铃薯贮藏方面的研究,至此,科技小院的建立可以使得研究生常驻乡镇中,让他们的研究可以被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了,从此便开始了行走在给农户们推广安全贮藏方式的道路上。现在经常可以在简易乡镇培训会上看到,研究生朱嘉心以马铃薯散户贮藏技术为题,讲述马铃薯贮藏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如变青、发芽、冷害和冻害等,并推出了“抑芽剂+贮藏筐”的马铃薯储藏方式,告诉农民如何减少此类损失。

    2020年8月2日,又在苏呷村进行一次培训会后研究生朱嘉心感慨的说:“千百年来,彝族同胞早已习惯了吃发芽的土豆,他们甚至都觉得吃发芽的土豆是正常的,也就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执着于让他们不要吃发芽的土豆,所以这第一步我们都走得异常艰难。首先告诉他们发芽、变青甚至是腐烂的土豆都是含有毒素的,不当食用会引起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给彝族同胞们传递吃发芽、变青的土豆对身体是有害的这一观念。这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小视频、趣味知识竞赛等不同方式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当地农户吃发芽发青土豆的行为。支教活动也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孩子们发芽发青土豆的危害性,再由小朋友告诉自己的家人,先改变一代人的思想,这样“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长久下来,我们的工作逐渐有了效果”。

    在改变彝族同胞主观上吃发芽的马铃薯的观念后,又如何在客观上让他们吃上不发芽的土豆呢?研究生们谈到他们的研究主要方向就是马铃薯活力调控,前期在实验室里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只停留在了实验室,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来,实际解决生产上的问题,让他们觉得倍感荣幸。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在乃乌村选取了一家农户进行抑芽剂的使用效果的示范,让农户直接感受到了使用抑芽剂和不使用抑芽剂对马铃薯贮藏的影响,效果非常喜人。未经过抑芽剂处理的土豆在经过半年的贮藏时间后最长的芽长已经达到了15厘米,但抑芽剂处理后的土豆才刚刚发芽,甚至还未发芽。看到这个效果,农户和老师学生们都很兴奋,这代表着在实验室的成果转换到大田实际生产的第一步是成功的。

    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徐驰说道:“我们也因为调研去到了许许多多的村落,在每个村委会我们都会看到墙上悬挂着入党誓词,作为一名党员,在开展党组织生活会时,我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很多没有落实学习的地方,譬如党章还没有读细读透,所以每到一处我会再读一遍誓词,再在心中默背一遍,让它刻印在我的心里,反复回顾我的初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村落中还有法官驻村工作室,之前有看到过法官带着国徽,跨越千山万水去到村落进行审判,世间有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上限与下限,有伟大的人和事,也有平凡的人和事,但往往是这种平凡中展现出伟大。我很荣幸能在这世间的这个小角落留下我们的有特殊意义的印记”。

    农户家发芽情况 贮藏示范效果

    战疫情 保春耕

    布拖县是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战中的“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可想而知今年的春耕工作尤为重要和艰巨。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虽已到春分,农科学子们返校时间尚未确定,作为农学的一份子,同学们纷纷响应号召,在家期间“亮出身份”利用所学助力春耕。

    3月还处于一个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春管春种”的黄金时节,小院的老师同学们时刻惦记着当地的春耕生产情况。于是科技小院团队首先与小院在布拖县当地的依托单位进行了联系,根据“统筹部署春耕生产、脱贫攻坚等工作”精神要求和小院2019年驻扎期间的调研结果,制定了“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抗疫情保生产工作方案暨高产展示方案”,并开始按照方案进行春耕准备。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在知晓学校关于返校的政策后,小院研究生于第一时间向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提出返校申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并未同意研究生们返校的申请,可农时不等人,小院工作的开展已刻不容缓,经与导师协商,大家向学校申请请求返回科技小院开展工作。院领导讨论决定,同意身处山西、云南、重庆、四川、新疆的6名研究生跨越千山万水于3月18日汇合,前往科技小院。出发之际,导师王西瑶教授对几个学生一再嘱咐,一定要严格做好自身防护,注意安全,一定要指导园区进行生产,充分发挥小院的科技作用。

    在科技小院里,研究生们都没有因为疫情和天气的寒冷而停下脚步,依旧积极努力的工作,在与周围的同事一起工作后,渐渐的和他们都熟悉起来。研究生朱嘉心说道:“我认识了周围村庄的阿姨,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还给我们烤土豆吃,她还带着我们去山里采花。园区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父母年龄差不多,平时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我们,好吃的东西第一时间会给我们。虽然离家很远,但在这里我感觉被温暖和爱包围着。”

    虽然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但小院师生都愿做“逆行者”,“俯首农桑,耕读致远”,指导当地农民进行马铃薯科学种植,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明白学农要会务农,‘把初心与使命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情怀的当代务农者。”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如是说。

    研究生们在地里播种马铃薯

    科技小院学生查看马铃薯出苗情况

    三里清风 三里路

    2019年月,以“农科学子助力布拖马铃薯产业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薯遇布拖”团队根据全国社会实践的相关精神,引领农科学子深入开展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扶贫干部访谈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并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联合组成“薯遇布拖”联合实践行动团队,开展“问学启智,修德远航”支教活动。

    “薯遇布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布拖县特木里镇中心小学,为当地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马铃薯课堂。马铃薯一直以来都是布拖县当地居民的主食,因此当我们的同学播放出PPT的首页“趣味马铃薯课堂”时,立即吸引住了小朋友的目光,小朋友们纷纷好奇的自言自语到:“哎,趣味马铃薯”。课堂从马铃薯的专业知识、马铃薯的历史小故事、马铃薯的趣味吃法及马铃薯的特殊用途四个方面展开。临近尾声时,主讲队员蔡爽对小朋友们说:“哥哥姐姐们希望你们能够像马铃薯一样,无论在肥沃的土地还是贫瘠的土地,都要茁壮成长,开出漂亮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薯遇布拖实践团队成员对特木里小学的孩子们最真切的希望与祝福,希望孩子们都能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看更加宽广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我们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不断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支教团队与孩子们合影

    为孩子们上“趣味马铃薯”小课堂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已经建成一年多了,在这期间,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一直陪伴着科技小院一起成长,给布拖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研究生廖倩说:“在入驻小院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因为我们不懂彝语、农户又不懂汉语,语言不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帮助,包括依托单位懂汉语的彝族员工、布拖当地学校的彝语老师等等。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农户终于能够在双语视频的解说下明白脱毒马铃薯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实际的效果,现在种植大户们开始接纳原原种,不怕种植原原种以后的马铃薯不好吃了。”

    廖倩在了解布拖的时候便对特色品种‘布拖乌洋芋’非常感兴趣,而后便发现它具有其他地方的马铃薯无法比拟的品质,如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布拖乌洋芋’由于其优质的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一直在每斤5-6元之间波动,有时候还会更贵一些。那么‘布拖乌洋芋’为什么这么贵呢?原来是因为布拖乌洋芋对气候、土壤、肥料等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土质肥沃、排水性良好、昼夜温差大,常年雾罩时间较长的特殊地域内种植,在种植中不能用化肥、农药等,只用无公害的农家肥。由于这些种植条件都较为苛刻,所以布拖乌洋芋的产量一直以来都很低。因此廖倩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布拖乌洋芋的产量和品质都提升上去,并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来做,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布拖当地解决布拖乌洋芋产量低的问题;二来科技小院的同学也可以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承诺。

    “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成就感满满的,看到专业知识和技术一点一点地被当地群众接纳和消化,心里是很开心的。”现在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的奋斗方向也更加明确,虽然接下来的工作不一定一帆风顺,但他们却比以前更加坚定了信心。科技小院的每个同学都一直记得王西瑶老师的希望:“让彝族同胞吃上不发芽的健康薯,种好高活力的脱毒薯,卖出高效益的致富薯”,他们一起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