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连日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揭晓,又有一大批优秀的安科学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为了梦想拼搏奋斗的日子还历历在目,那些“此时不搏待何时”的豪言壮志还在耳边回响。过去,他们努力拼搏;现在,他们收获成果。追梦路上,他们挥洒汗水,演绎自己的无悔青春。
为激励广大同学珍惜时间,奋发图强,向榜样看齐,即日起,校新媒体中心在党委宣传部老师的指导下对威尼斯官网部分优秀考研学子进行了专访,后面我们将陆续推出《研之有道——优秀考研学子系列报道》。这些追梦人的考研路上有着哪些“酸甜苦辣”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他们,倾听他们青春路上的追梦故事。
隙穴之窥 心坚石穿
——访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张梦奇
人物简介:
张梦奇,女,汉族,中共党员,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5级学生。曾任班级团支书,多次获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级双优生,省级双优生等荣誉称号;获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永不放弃是实现梦想的唯一秘诀。”张梦奇用实际行动考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考研之路注定孤独,但她承受住了这份孤独,梦想的大门也随之为她敞开。
考研的漫漫长途从酷暑开始,又经历了寒冬,所以每天早上的起床成了她灾难性的时刻。“夏天的时候每天早上都很热,宿舍空调也不会经常开,所以我每天5:30起床,听到手机闹铃的时候很困也很难受,但是我会告诉自己,考完试有的是时间睡,让自己赶快清醒”,张梦奇说。大三,她开始着手备考。清晨,六点的安科已有她的足迹;夜晚,十点半的路灯拉长她的身影。路途中的她绝不会浪费一分一秒,打开手机,戴上耳机,听听英语每日一句、单词、政治解析、时政等也是她每天做的最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学习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只有用刻苦做武器,勤奋做盾牌,才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人生的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生活的途中,总不能一蹴而就。张梦奇深得其中的滋味。在通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道路上,她也曾茫然过,曾体会到对考研的无所适从,对深陷困境的不知所措;曾感知到学习停滞不前的痛苦;更曾领会过真题与参考书籍“毫无用处”的尴尬境地。这些困难和阻碍在她考研的路上不断地打击着她,可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因为她明白: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她一遍又一遍地看专业书,“无论你是一丝不苟地看还是零散地看,切不可轻视你的每一份努力”,张梦奇如是说到。把专业书看了十几遍的她,坐在考场上看试卷时,总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备考岁月,她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度过。“那里学习氛围好,干扰也少。”考研的成功,离不开张梦奇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学习方法: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有条不紊地复习,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于她而言,联想学习法就是不错的选择,这能够帮助她把新学的知识与学过的知识构建出一套系统的体系,学起来也更加轻松。
漫漫考研路,总会有疲惫的时候,张梦奇也不例外。当她感觉快要“撑不下去”时,她会在跑道上挥洒汗水,一圈又一圈,增加的是信心,减少的是压力。“觉得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先冷静一下,闭上眼睛,想一想当初自己为什么决定考研,回想一下自己的初心,然后想办法跳出瓶颈。”这是就张梦奇面对压力时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谈及未来,张梦奇表示她会充分利用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平台,在学习好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多参加科研活动。如果科研能力能得到导师的认可,她会考虑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有机会的话,她也想到国外继续深造。“不骄不躁,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奋斗、去努力!”这是她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未来还有变数,但航向不能偏离,航标不能位移。与其匆匆度过,不如放手一搏,不去在乎结果的好坏,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收获与得失。愿每位考研学子都能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攀登自己人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特约通讯员:王明蕾 摄影:顾馨)